讀楞伽經筆記(十一)──關於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


原文

爾時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。世尊。彼豈不以妄見起相。比度觀待。妄計無耶。佛言。不以分別起相待以言無。何以故。彼以分別為生因故。以角分別為其所依。所依為因離異不異。非由相待顯兔角無。大慧。若此分別異兔角者則非角因。若不異者因彼而起。大慧。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。異於有角言無角者。如是分別決定非理。二俱非有。誰待於誰。若相待不成。待於有故言兔角無。不應分別。不正因故。有無論者執有執無二俱不成。

翻譯

那個時候,大慧大菩薩又對佛陀說:「佛陀,這樣豈不是用「妄見的生起與否」來比較、度量、觀察、成立,錯誤地計量「無」這件事嗎?」佛陀說:「不是以「分別心的生起」來成立、說明「無」這件事,為什麼?因為「無」是以分別心做為生起的因,以對「角」的分別做為它所依賴的條件;以這個所依賴的條件作為因,離開了「相同或不相同」,並非藉著(有無的)互相對待成立,來顯現兔角的「無」。大慧,如果這個分別心和兔角不相同,那麼(分別心)就不會是角的因;如果相同,(角)卻是由分別心而另外生起。大慧,把牛角分析到最微小,是無法求得(有任何物質的存在),與相對於角的「有」而說角「無」(的說法)不同,這種相對的分別絕對沒有道理;二者都不存在,就沒有誰讓誰成立(的說法),如果互相成立的說法無法建立,相對於角的「有」而說兔角「無」的說法,就不應該再去分別,因為不是正確的因。(認為一切事物)是「有」或「無」的人,(不論是)執著於「有」,或執著於「無」,二者都無法成立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

原文

大慧。復有外道。見色形狀。虛空分齊而生執著。言色異虛空。起於分別。大慧。虛空是色隨入色種。大慧。色是虛空。能持所持建立性故。色空分齊應如是知。大慧。大種生時自相各別。不住虛空中。非彼無虛空。大慧。兔角亦爾。觀待牛角言彼角無。大慧。分析牛角乃至微塵。又析彼塵其相不現。彼何所待而言無耶。若待餘物彼亦如是。大慧。汝應遠離兔角牛角虛空及色所有分別。汝及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分別之相。於一切國土為諸佛子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。

翻譯

大慧,又有外道看見物體有形狀,與虛空有區別而產生執著,說物體和虛空是不相同的,生起了分別心。大慧,虛空是物體,遍入一切物體的基本元素(四大種)。大慧,物體是虛空,因為(虛空是)一切能持所持事物顯現時的本性,物體與虛空的異同應該像這樣來瞭解。大慧,大種(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)生出時,雖然各自有不同的相,不安住於虛空之中,並非沒有虛空(的本性)。大慧,兔子的角也是這樣,是由觀察、對待牛的「有」而說兔子的角「無」。大慧,把牛角分析到最小的粒子,再把這粒子再次分析,它的相便無法顯現,那個(牛的角「有」)如何能成立,而說(兔子的角)是「無」的呢?如果要成立其他物體(有或無的說法)也像是這樣子。大慧,你應該遠離兔子的角、牛的角和虛空、物體所有的分別,你和諸大菩薩,應該經常觀察自己的心所看見的分別,在一切的佛國土中為諸佛的弟子解說(這個)觀察自心的修行方法。」

思考

※我們如果深入觀察一切事物,會發現一切事物都是同時有「有」和「無」兩種特性,而且當我們說兔無角時,「角」這個概念卻必須先被定義(分別),才能說兔「角」是「無」或是「有」,所以「有角」和「無角」都依相同的因而生起,但同時「有角」和「無角」卻是不同的兩種概念,因此我們可以說「有」和「無」相同卻又不相同,或說「有」和「無」離開了「相同或不相同」。其次,如果說牛角「有」,但是我們將牛角解析到最小的粒子,卻是什麼也沒有(無),那麼牛有角就無法成立了。所以,執著於事物的「有」或「無」、「存在」或「不存在」是永遠沒有結論的。我們必須明白:有和無、存在和不存在都是心的分別,一切事物都是心的顯現,沒有例外;五蘊、六識都是心的分別。

※「虛空是色。隨入色種。色是虛空。能持所持建立性故」和心經的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是同樣的概念;為什麼「虛空是色」?虛空是色的種子,就像第八識生出諸識;色是從虛空中所生出的,它們的關係就像金礦和黃金,都稱為「金」,但兩者卻又不相同;所以說「虛空是色」時,從另一個角度看,虛空和色是不同的;因此,虛空與色,不一不異,並非相同也並非不相同。其次,虛空和色的本性都是真如,都是唯心所造,所以用這個觀點也可說:虛空是色,因為兩者有相同的本性。

※「汝應遠離。兔角牛角。虛空及色。所有分別」就是要遠離有和無、存在和不存在、空和色等等二元對立的分別,要用什麼方法遠離呢?個人推測有幾種方法:一是禪定,進入無念無想的境界;二是安住於中道,不偏向任何一邊;三是觀一切事物平等,都是真如。至於實際效果如何,有待驗證……。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法無我是什麼意思?

讀楞伽經筆記(二十)──什麼是「人無我」、「法無我」?

關於我執和法執

四念處(四)──觀法無我

空的層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