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雜談


  想要離苦得樂、成佛就必須透過修行,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觀念。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,雖然也有修行方法,然而只有佛法的修行,能得到涅槃和成佛。

  在下定決心開始修行之後,可以慢慢的改善自己修行的環境。比如說:供奉佛像。其實,如果有經濟考量或家中沒有多餘的位置,不一定要供奉真正的佛像,用紙上印的或拍攝的佛像,將它護貝起來,也是可以當作佛像來供奉,重要的是對佛像的恭敬心。要供奉哪些佛像,則取決於修行的法門;修淨土、念佛就供阿彌陀佛,修藥師法門就供藥師佛,如果沒有特別修什麼法門,就供釋迦牟尼佛,也可以供觀世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。

  此外,最好準備一個能調暗光線、比較安靜的地方,放置蒲團當做禪修的地方;把每天禪修的時間固定下來,好好在蒲團上用功。如果可以的話,盡量遵守規律的作息,讓心的波動變得能夠被安排,並減少應酬或過多的社交活動。

  然後是修行方法的取得:心經和金剛經是必看的經典,即使看不懂,也最好看看一些祖師大德的解釋。現在佛教很興盛,常用的經典取得很容易,很多道場、佛寺都提供免費結緣的經書。如果想要看其他的經典,實體的書店和網路書店都有在販售,想要免費的,就自己搜尋、下載後印出來或放在電腦、手機、平板裡看都可以。網路上也可看看有些法師講經說法的影片,有些會做成VCD、DVD供民眾免費索取,如果有空的話,多看看對修行會有幫助。

  再來就是修行的內容了,想要順利的修行,減少修行的障礙,要依靠持戒。最普遍的是持五戒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持戒能幫助我們的心安定,持戒持的好,就容易得到禪定和開發智慧。除了持戒,最好能減少生活中的貪念、瞋恚和愚痴:飲食要節制、不貪求過多的名聲和財富、減少性欲、不隨便發脾氣、和氣待人、培養慈悲心、不驕傲自大……這些行為,看起來雖然和智慧沒有關係,但是卻是開發智慧的基礎,因為散亂未受控制的心,很難領悟高深的佛法,只有在心安定、平靜的狀態下,才容易覺悟佛法。

  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成佛,想達到佛的境界,就必須大乘、小乘都修習成就;即使很了解空性和如來藏,但是對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卻沒有深刻的體會,這樣的修行很容易退失,也難以體驗到實質上的境界。

  佛法理論一般來說,分為大乘和小乘。小乘佛法如前面所提,有四聖諦─苦、集、滅、道和十二因緣法。四聖諦是利用觀察「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」,體驗到無常的苦,而達到無我的境界;十二因緣則是觀察煩惱痛苦的原因,進一步斷除「愛」和「無明」,達到斷除一切煩惱的涅槃境界。大乘佛法有般若、如來藏、中道、一切唯心等理論。般若就是空性的智慧,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質就是「空」;如來藏是「隱藏的佛性」,認為一切事物(包括眾生、善與惡)都有隱藏的佛性;中道就是在二邊對立的理論裡,採取中間的看法,不偏向任何一邊;一切唯心認為一切事物都是「心」的顯現。無論一開始是修習哪一種理論,最終都會觸及其他的三種理論,在熟悉這些理論之後,修行者會透過十二因緣法,破除無明而達到法無我的境界。

  大乘和小乘的理論,都需要經由禪修,來得到親身的驗證。禪修就是在安定、平靜的狀態中,觀察一切事物的種種現象,來得到覺悟。要如何達到安定、平靜的狀態?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呼吸,其他還有念佛、持咒、誦經、拜佛等等方法。而安定、平靜的狀態,還可分成各種深淺不一的狀況。修行者通常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,才能快速的進入安定、平靜的狀態;在訓練時,最好能同時持戒,並在生活中保持正念。修行者在可以很容易地進入安定、平靜狀態之後,就可以開始觀察事物的種種現象;一開始觀察力還很弱時,可以先依照佛經上所說的理論來觀想,等到觀察力提升之後,就再進一步依照實際情況來觀察,不用再依賴佛經中的理論,而是親自驗證佛法的真實性。

  在證得佛果之前,我們還是都需要修行,俗語說:修行在個人。知道方法之後,要達到怎樣的境界,就看我們自己怎麼去努力了!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法無我是什麼意思?

讀楞伽經筆記(二十)──什麼是「人無我」、「法無我」?

關於我執和法執

四念處(四)──觀法無我

空的層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