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讀金剛經的心得


  金剛經是漢傳佛教很重要的一部經,因為經文不長,所以有利於流通,但是內容卻因而深奧難解,因此有許多註解。以下是末學的一點心得:

◎無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相。

  我們以為自己的存在是千真萬確的,「我」有身體、「我」有六識、「我」能改變外在的事物、「我」有喜怒哀樂、「我」能思考。而「無我」則是否定了「我」的存在,我們的身體在死亡之後,就歸於塵土;如果身體是「我」,那「我」在死後就不存在了,這和輪迴的現象相違背,所以我們的身體並不是「我」的主體。另一方面,我們的六識、我們的喜怒哀樂、我們的行為、我們的思考都是稍縱即逝、無法捉摸的;如果我們仔細的去尋找這些念頭、感覺、思想是從哪裡生起的,或是如何消失的,終究會徒勞無功;既然找不到,那就意味著它們也無法做為「我」的主體,無法證明「我」是存在的。

  於是根據對外在的身體和內在的念頭、感覺、行為的觀察,我們無法得到「有一個真正存在的我」這樣的結論,「我」只是由外在的身體和內在的念頭、感覺、行為等因緣結合而形成的假象。不僅僅「我」是不存在的,這個觀察可推論到別人、眾生和所有的生命現象都只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假象。

◎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

  一切的「相」都是依賴因緣而生起的,而其本性並不存在。研究「色(物質)」,將其分析到原子及更小的粒子,最後並無法證明有物質的存在;若研究「心」,雖然我們能感受到其現象、差異,最後仍然無法找到「心」是如何生起的,如何消滅的,所以雖然我們能看見事物的相,但這些相都是虛妄的,就像海市蜃樓一樣。如果我們能夠見到諸相並非僅僅有外相,而能觀察到相的虛妄性,那就是見到了真如。

◎是諸眾生若心取相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

  藉由了解一切相的本性都是空,而明白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,然後再更進一步,心不要取虛妄的相。如何讓心不取相?十二因緣: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其中就有「取」,要心不取,就必須打破十二因緣(佛陀在成道前,就是悟到十二因緣),而要打破十二因緣,就必須斷愛。在所有的「愛」中,最難察覺的就是「法愛」,什麼是「法愛」?就是認為一切方法有真實的存在,認為一切方法主宰世間的變化;另一種說法就是「法執」,執著於有個方法可以成佛(實無有法,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)(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)。在斷了法愛、法執後,破了十二因緣及無明,心就能不取相,心不取相,則能離一切相,也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,然後成就佛果。(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。)

  而我們要如何才能斷法執、法愛呢?其實就是要證得「法無我」,要證得「法無我」就要先明白「一切唯心」,當我們明白「一切事物都是心的顯現」之後,對「法」的執著就會消除,因為了解「法」也是心的顯現、也是虛幻的、沒有真實的存在。而「一切唯心」的基礎,則是中道,修習般若(空)和如來藏之間的中道,才能明白「一切唯心」的道理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法無我是什麼意思?

讀楞伽經筆記(二十)──什麼是「人無我」、「法無我」?

關於我執和法執

四念處(四)──觀法無我

空的層次